本文:融资类信托背后的非标资产将何去何从?(图)

更新时间:2022-03-29 02:58:33来源:网络整理

2020年6月18日,一则融资信托将暂停的消息,引爆了整个金融市场。据传,多家信托公司已收到银保监会关于融资信托业务的文件,今年将不准增加融资业务规模。自19日起,暂停中信登记未成功申报的融资业务。

这一看似不实的传闻,再加上近期四川信托TOT项目的违约事件,引发了市场的集体恐慌。

次日,银保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监管政策不会阻止信托公司全线开展融资信托业务,而是逐步缩小规模。非法融资业务,促使其优化业务结构,依托原有业务支撑其经营发展,未来融资信托业务将更多由管理规范、风险控制能力强的信托公司开展能力和雄厚的资金实力,从而确保委托履约到位,经营风险可控,真正实现“卖方”负责融资类信托被叫停,买方负责。

因此,结合银保监会《关于信托公司风险资产处置的通知》等文件,融资信托并不是一刀切的叫停。这些信息虽然可以给信托公司一点喘息的机会,但对于信托渠道业务、严重违法违规等情况并非必要。投资不合规融资信托产品仍是当前监管部门强力监管和处置的重点当局。

在更深层次上,我们需要思考的是:融资信托背后的非标资产将走向何方?以下文章将结合最新的监管政策和行业趋势,分析非标资产的未来走势。

一、 融资信托——非标资产最后的靠山

要了解非标资产,就必须了解相应的标准化信贷资产。

根据央行发布的《标准化债务资产认定规定(征求意见稿)》,标准化债务资产是指依法发行的债券、资产支持证券等固定收益证券,主要包括国债、央行票据、地方政府债、政府支持机构债、金融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公司债、公司债、国际机构债、同业存单、信用资产支持证券、资产支持票据、证券交易所交易的资产支持证券、固定收益证券投资基金的公开发行等。

其他债权资产必须符合债权资产规范化,必须符合平等分化、可交易、信息披露充分、集中登记、独立托管、定价公允、流动性机制完善、可在银行间市场、证券交易所交易等要求经国务院批准的市场交易和其他交易。市场交易等五个条件。

相应地,不符合上述条件的债权资产归类为非标资产。同时,银行信贷资产登记流通中心有限公司理财直接融资工具、信贷资产流通及收益权转让相关产品、北京金融交易所债务融资计划、中证国际收益凭证等——代理报价系统有限公司、上海保险 交易所有限公司的债权投资计划和资产支持计划也纳入非标资产范围。

因此,与标准化债权资产相比,非标准化资产在规模和数量上都远远优于标准化资产。过去,非标资产主要由银行、信托、私募机构投资。当然,也包括新兴的P2P产业和地方金融中心。但自2018年金融监管强硬以来,一直以非标资产为主的其他类型私募基金纷纷停牌。现在其他类型的私募牌照就像鸡肋一样,备案的可能性为零。同时,银行对非标资产的监管更加严格,投资此类资产的灵活性基本丧失。曾经非常狂野的P2P行业,从2018年开始就受到雷雨的重创,

因此,按照目前可以进行的非标资产投资数量,只有信托和少数地方金融中心。但与信托公司的存量规模和投资能力相比,地方金融中心的渠道作用更大。

因此,毫无疑问,信托公司成为了非标资产最后的靠山。信托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融资信托余额为6.18万亿元,占比28.97%,同比增长0.2019年底35万亿元。

那么,一旦融资信托业务被压缩,非标资产就必须寻找新的来源。尽管监管部门表示,融资信托业务不会一刀切,资质实力雄厚的信托公司未来仍可发展,但房地产部门、地方政府平台等非标资产过去很常见,不能像过去那样轻易申请发行。所以,对于非标资产来说,信托公司这棵大树虽然没有死,但也不会像过去那样繁盛。

二、本地金融资产交易场所——会成为下一个非标资产的靠山吗?

如果信托公司大幅缩减非标资产规模,非标资产又将何去何从?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当地的黄金交易所。不过,笔者认为,从当地黄金交易所的现状来看,它们很难成为下一个非标资产的支持者。原因如下:

首个一、本地黄金交易所正在强力监管中。2020年底将是黄金交易所股票业务决议的上限。此时,大规模接受非标资产上市备案,无疑会将自己逼入险境。与此同时,当地金融机构目前正在严格监控黄金交易所的动向。大量非标产品一旦备案,难免会被监管部门发现,受到更严厉的处罚。

二、本地黄金交易所本质上是一个资产登记交易平台,自身的投资和管理能力弱于信托公司。

就黄金交易所行业而言,除部分黄金交易所具备一定的集资能力外,大部分黄金交易所集资能力较低,更多依赖渠道业务和结算业务作为营业收入来源。 . 同时,黄金交易所虽然名义上是一个金融资产交易市场,但其市场属性并不强,更多的是纯渠道性质。即只作为资产备案和上市平台,基金端通过上市端连接。更笼统地说,就是发行人已经找到了接单的人,但是为了让交易表面上更加合规,在黄金交易所砍价。所以,

不会。三、非标资产的潜在风险比较大,黄金交易所要避免被抓。

债权投资虽然比股权投资结构和模式更清晰,但风险也更高。尤其是在经济下行的背景下,债权性质的资产,由于标的实际债务人的偿债能力,导致自身风险频发,进而导致滚动发行、期限错配等不规范行为产品很常见。同时,像最近陷入困境的传信TOT产品一样,原本希望通过TOT模型化解风险资产,延长风险爆发时间,但最终适得其反。

融资类信托被叫停_融资类企业和非融资类企业_叫停伞形信托

因此,在当前形势下,一方面,地方黄金交易所受限于监管环境和自身情况,无法承接巨额的非标资产。存在业务风险,在强监管时代生存,而不是冒死冒险,成为非标资产的收购对象。

三、非标资产——未来是什么?

首先,笔者作为其他类型的私募股权基金公司,对非标资产有较深的接触。我个人认为非标资产不能也不应该被打死。非标资产不等同于风险资产。

在以往的经验中,做过上市公司的商业票据资产、定向融资计划、不良资产、租金收益权等非标资产。其中,有非常好的项目,比如实现提前还本付息、项目提前退出等。当然,也有失败的项目。例如,金融家没有支付本金和利息,陷入了诉讼的泥潭。金融市场上没有一种资产可以保证 100% 的零风险。非标资产的问题在于如何对其进行规范和管理,而不是这类资产本身是错误的。

非标转换是一个好的趋势和方向。但问题是,无论是按照资管新规的标准,还是按照即将发布的《标准化资产认定规则》的标准,大部分非标资产都不符合标准化资产的要求。债务资产”。

以标准化资产认定条件第五项为例,“在银行间市场、证券交易所市场和国务院批准的其他交易市场交易。为其提供登记、托管等基础设施服务的机构,清算交割已纳入银行间市场。交易所债券市场基础设施实行整体监管,按照分级有序、有机互补、相辅相成的原则,与债券市场其他基础设施相互协调。服务多元化,相关业务按照债券和资产支持证券的统一规范安排。”

仅银行间市场和证券交易所的交易就屏蔽了80%以上的非标资产。就像我们服务的一些公司常说的,如果我能在证券市场发行公司债券,为什么还要通过其他渠道融资。要知道,公司债的融资成本比非标融资低了近一半。

所以,非标转换的思路固然好,但实施起来太难太难了!

其次,一味地将非标资产从主流融资渠道赶走,只会将其带入更加灰色和非法的深渊。

无论是信托、银行、私募、交易场所,甚至是P2P平台,这些管理机构的监管部门仍然可以看到底层和资金的去向。即使这些机构管理的产品存在风险,监管部门仍然可以追究这些机构的责任,要求其履行相应的管理职责和义务。

那么,如果这些机构都做不到,那么巨额的非标资产该怎么办呢?答案只有一个融资类信托被叫停,就是通过民间借贷筹集资金。那么,对于这样一个根本没有备案的产品或项目,监管部门无从知晓其规模、数量等信息。只有当这类产品风起云涌时,监管部门才能得知真相。

金融市场上的融资需求就像人类的欲望。盲目压制只会适得其反。我们需要做的是转移。

就像受各个监管部门限制的房地产融资产品一样,现在已经成为无需备案的有限合伙产品的天下。那么,与以往的房地产基金和房地产信托产品相比,哪一个更好的控制和监管一目了然。

最后,非标资产融资的主体往往是民营企业+地方政府平台。全面停止非标融资将引发连锁反应。就像业内经常调侃的一句话,如果不是背景不好,谁来做非标融资。事实上,在非标融资主体中,有两类主体脱颖而出。

一是民营企业。民营企业贡献了全国50%以上的税收,80%以上的城镇就业,90%以上的新增就业。但在融资渠道上,民营企业处于劣势。与传统的银行融资渠道一样,央企、国企、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都极难获得银行的金融支持。例如,股权融资、证券市场融资对企业本身,尤其是制造业的民营企业有着极高的要求。股权和证券市场融资难度极大。因此,通过非标资产融资成为他们的救命稻草。

二是地方政府平台,具体指经济发展较差地区的政府平台。正如一句经典的经济口号所说,要想富,先修路。那么,修路的钱从哪里来?按财政收入?在经济发达的省份可以做到,但在经济落后的地区,财政已经捉襟见肘,没有钱进行基础设施建设。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就必须想办法借钱发展。因此,启动了地方政府平台,成为地方政府融资的渠道,利用各种资产进行融资。因此,非标也是其融资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所以,一刀切的叫停非标融资的背后,思考的是那些依赖非标资产融资的主体怎么办?没有公司愿意支付超过10%甚至20%的融资成本,但有总比没有好。毕竟,你要活下去,才能思考如何活得更舒服、更体面。

结语

非标资产未来趋势如何?从目前的监管口径来看,并不乐观。无论是银保监会体制下的机构,还是证监会体制下的机构,非标资产都在逐渐被排除在投资范围之外。因此,至少近两年,非标资产融资不会被看好。

不过,笔者也在文章中多次写到非标资产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正如再次允许设立地摊解决就业问题一样。对于非标资产,也需要“摆地摊”政策的契机!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