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本基金更名为“避险策略基金” 反担保取消投资监管趋严

更新时间:2017-02-11 09:34:14来源:互联网

摘要 2月10日,证监会发布《关于避险策略基金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将“保本基金”名称调整为“避险策略基金”,并取消连带责任担保方式,提高保障义务人门槛,强化对投资策略的监管要求。业内人士认为,这意味着避险策略基金的投资更加难做,其费率可能提升,但行业风险将大大降低。 2月10日,证监会发布《关于避险策略基金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将“保本基金”名称调整为“避险策略基金”,并取消连带责任担保方式,提高保障义务人门槛,强化对投资策略的监管要求。业内人士认为,这意味着避险策略基金的投资更加难做,其费率可能提升,但行业风险将大大降低。

可以保本取消反担保

过去业内的潜规则“反担保”被指导意见明令禁止。指导意见规定,在基金到期时,若份额净值低于基金合同约定的投资本金,保障义务人负责向基金份额持有人补足差额。保障义务人在向基金份额持有人补足差额后,无权向基金管理人追偿。保障义务人通常是担保机构,这意味着,避险策略基金对基民而言仍然保本,但是担保机构不能再“高枕无忧”地来做这项担保生意。

此前,保本基金均采用连带责任担保方式,且多数规定了担保方拥有无条件追索权条款,即“反担保”。然而,去年5月,证监会指出,反担保的安排是由基金公司承担最终的可能风险损失,这与基金公司的资本金制度不相匹配,可能损害基金持有人利益,危及基金公司体系,潜在风险不容忽视。

济安金信基金研究中心主任王群航表示,保本基金此前的“生产合作链”基本断裂。目前,担保公司不愿再为保本基金担保。没有了“反担保”,担保公司同样担心。数据显示,2015年-2016年成立大量保本基金,其中大部分是18个月或两年期,2017年开始将有大量保本基金到期,在市场不佳的情况下,有的产品已经低于面值,担保公司面临窘境。

证监会表示,目前存续保本基金151只,净值3200亿元,整体运作平稳,基金管理人及担保人财务状况稳健,未对偿付能力产生不利影响。取消连带责任担保机制,避免行业承担“刚性兑付”义务,旨在降低行业风险。

不过,新规或导致担保费率和基金管理费率齐升,毕竟担保机构承担了风险。以往保本基金的担保费率为1%。到2%。,保本基金的主流管理费率在1.0%到1.2%,某去年业绩排名前十的保本基金经理预测,避险策略基金的担保费率将翻倍至5%。,而管理费率将提升至1.5%到2%。

对于担保机构,指导意见规定了更高准入门槛,规定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可以担任避险策略基金的保障义务人,要求其注册资本不低于5亿元,最近1年经审计的净资产不低于20亿元;

其为避险策略基金承担差额补足责任的金额,和对外提供的担保资产规模合计限定为不得超过上一年度经审计的净资产的10倍。

投资难做风险降低

业内人士认为,指导意见的发布意味着避险策略基金即将面市。数据显示,从2016年四季度开始,再未成立过一只新的保本基金。

为了降低执行投资策略中的运作风险,指导意见还强化避险策略基金投资策略,对避险策略基金的投资范围作出明确规定。例如此前由各公司自行规定的“投资策略中的稳健资产”,此次被明确了投资范围,细化了可投资的相关品种,包括信用等级在AAA(含)以上的债券、信用等级在AAA(含)以上的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等,并且稳健资产投资比例不得低于基金资产净值的80%。

对于风险资产的投资比例,指导意见规定,在风险资产中,投资于权益类资产的,金额不得超过安全垫3倍。所谓安全垫,即在基金运作期间,指基金已获得的收益,而在基金成立初期,一般指无风险收益率。据悉此前这一比例为4倍。

证监会还要求,加强风险监测,防范化解风险隐患。一是明确要求基金管理人每日监测避险策略基金单位累计净值变动,对净值跌破到期日合同约定投资本金超过2%,或者连续20个交易日(建仓期除外)净值低于到期日合同约定投资本金的,要求基金管理人及时向监管机构报告。二是明确由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定期组织基金管理人开展压力测试。

对于以上要求,保本基金经理预计,避险策略基金的投资将更加“难做”,同时意味着不会像去年、前年的保本基金那样,出现一拥而上的局面,导致行业风险骤增。

(原标题:保本基金更名为“避险策略基金” 反担保取消投资监管趋严)

(:DF309)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