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股“打新”不一定划算

更新时间:2015-02-07 10:51:32来源:赢家财富网

下周将迎来新股密集发行,而打新股高收益回报及目前陷入震荡的市场行情,让不少投资者跃跃欲试,备战打新。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目前不少散户通过多种方式参与,而近期某城商行提供的一种信用授信服务,则被不少人认为是“打新神器”。

不过,鉴于新股极低的中签率,打新犹如买彩票。业内人士认为,投资者应当理性参与打新,特别是在二级市场处于震荡状况下,割肉卖股打新并不划算。

打新“盛宴”来临

24只新股将在下周密集发行。这将是2014年6月恢复IPO以来最多的一次,预计冻结资金超过2万亿元。在这其中,散户“出力不少”。

“打到便稳赚不赔”是散户参与打新的主要动力。事实上,由于A股发行价格长期偏低,使得股票一上市,股价便开始迅猛上涨,甚至翻几番亦不足为奇。例如,在新股发行额爆发式增长的2007年,全年共有122只新股在沪深两市上市,新股上市首日收盘价平均涨幅高达191.36%。在2014年,全年共发行125家新股,首日平均涨幅为43.24%,上市以来平均涨幅为148.21%,而上证综指全年涨幅为57.63%,创业板涨幅为24%。

目前震荡的二级市场亦是散户打新的“催化剂”。近段时间以来,大盘一直处于宽幅震荡状态,让一些散户直呼“赚钱更难”。在这一市场背景下,一些散户自然将目光集中于打新股。

不过,“打新”并非易事,散户打新中签率极低。“很多人抱着赌一把的心态在做。”一位策略分析师如是说。

散户忙备战

提高资金量,则是备战打新的散户眼下要做的一件重要事情。一方面,提高资金量可以增加中签概率;另一方面,有观点认为,对于资金量较小的散户而言,考虑到下周一申购打新的资金在周四解冻,可以继续参与下周四资金申购,以提高资金利用率。但周一申购的3只新股均在深市,持有15.5万元深市市值则3只新股均可满额申购,资金需求总量约为34万元。周四申购的新股为沪市,满额申购须持有沪市市值18万元,可用资金14.35万元。因此如果采用周一和周四打新策略,则全部满额申购共需要市值33.5万元,现金则共需要34万元。

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目前除卖股票、通过券商融资外,散户另辟蹊径。散户老王(化名)则是其中之一。作为一名金融行业的正式在编员工,他可以办理某城商行的人民币信用授信业务。老王介绍,该业务的好处在于无需担保、抵押,且贷款额度最高可达50万元。更重要的是,该业务可以随贷随还,利息按天计算。

“如果这钱我只用几天,那我只需要承担几天的利息就行,非常适合打新股。”老王说,和他一样,身边不少准备打新股的同事在近期办理了该项业务。

还有一些散户则选择几个人合伙申购,把资金集中在一个账号里。不过,业内人士提醒,务必事先约定好如何分割收益,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另外,打新的高收益让一些机构投资者欲罢不能。例如,在刚刚过去的1月,就有132只基金参与打新,共成功中签327次,累计投入打新本金951亿元,最终获配金额为4.37亿元。

实际上,助公募基金打新是散户分享新股盛宴的途径之一。业内人士认为,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与持续走低的新股中签率相比,公募基金较大的资金量在“打新”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此外,根据规定,网下配售的股票中至少40%应优先向公募基金和社保基金配售,这使得公募基金作为公众投资机会的获配利益得到相对保障,也大大提升了公募基金打新中签比例。

低位减仓不划算

“降准了,大盘竟然还在下跌,我估计下周打新的人会更多。”老王如是说。

2月5日,尽管央行在头天晚间宣布降准,但上证综指以3251.21点大幅高开后便迅速下挫,并最终收盘于3136.53点,下跌37.59点,跌幅为1.18%。同日,深证成指[-2.48%]和中小板指[-2.06%]也分别下跌0.46%和0.21%。

不过,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杨德龙认为,基于打新较低的中签率,投资者切忌盲目参与新股认购,以至踏错节奏。他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如果投资者目前仓位较低,可以用闲置资金打新,但不一定要卖掉股票去打新,特别是对那些在高位被套的投资者而言,此时割肉打新没有必要。

在他看来,今年市场走势并没有根本改变,只是震荡加大,在这一行情特点下,投资策略应当是高位减仓,低位加仓。目前已经处于低位,所以在此时减仓就有点亏,且打新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所以卖股票打新不划算。

泰达宏利基金认为,央行此次降准在市场预期之内,但降准幅度和时间略超预期,一次降准并不能改变2月指数的区间震荡走势。而从全年投资布局来看,1月市场表现实质是大股票在监管和各类利空下的融资盘出清过程,杠杆出清孕育出大股票年内最低点机会。未来5、6月份,大股票迎来分红季,下半年地产销量有望稳步复苏,大股票将迎来持续性机会。而经过1月的调整,银行、券商、保险、地产等大股票已经跌出了一定的空间,年度配置的机会凸显。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