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阳光私募基金一季度报告

更新时间:2017-05-09 05:59:16来源:格上研究中心

一、证券类私募行业大数据

(一)规模篇

1)私募基金管理规模达11.90万亿,证券类规模为2.63万亿

2)百亿级私募缩至26家,3家新晋入驻百亿名单

3)106家私募机构规模超50亿,18家新晋

4)规模为零的私募大幅减少,1-10亿级机构占比大幅增长

(二)管理人篇

1)备案私募管理人超18000家,一季度新备案证券类私募355家

2)一季度新成立证券类私募管理人仅4家,数量环比下降91.3%

(三)产品篇

1)已备案产品数破6万只,证券类私募产品占比57%

2)2017年一季度发行3634只产品,持平去年

3)一季度产品清盘量降22%,管理期货清盘激增

二、九大策略一季度表现

(一)股票策略:业绩扭亏为盈,结构性机会显现

(二)债券策略:一季度资金面总体趋紧,债券型基金收益逆势回升

(三)管理期货:市场持续震荡,期货策略获利难度加大

1)程序化期货

2)主观期货

(四)相对价值:阿尔法再遇瓶颈,套利依然稳健

1)套利策略

2)阿尔法策略

(五)量化复合策略:最高收益9.59%,前十名平均收益约5%

(六)宏观对冲:连续三月亏损,宏观对冲策略基金压力中前行

(七)组合基金:业绩趋同于股票型基金,2月表现最佳

三、一季度阳光私募基金评级

(一)37只阳光私募基金获评五星级基金

(二)5星级基金变动:8只基金新晋,12只基金调出

(三)13家私募机构连续三个季度均有基金摘得五星桂冠

四、“公奔私”十周年特辑

(一)新人篇:原富国基金权益研究部副总、国海富兰克林基金副总监完成私募备案

1)一季度公募离职人数创新高,华夏基金离职人数最多

2)一季度34家“公募派”私募机构成功备案,证券类占比达41.18%

3)五家新增私募机构完成产品备案,“奔私”基金经理公募任期回报最高177.78%

(二)老将篇:行业地位逐渐巩固,合计管理规模超4000亿,不同机构特色凸显

1)专注A股市场,星石投资、淡水泉投资成为精品店模式的典型

2)“奔私”四年,高毅资产成就私募平台化发展道路

3)涉足多种策略,博道投资、从容投资走出策略多元化发展道路

一、证券类私募行业大数据

据格上研究中心统计,截至2017年3月底,证券类私募基金行业:

11.90万亿元:截至2017年3月底,私募基金行业认缴规模为11.90万亿,证券类规模为2.63万亿。

6266家:2017年一季度,6266家私募机构变更管理基金主要类别,149家变更为证券类管理人。

355家:截至2017年一季度末,备案私募管理人超18000家,一季度新备案证券类私募355家。

26家:一季度百亿级私募缩至26家,106家管理规模超50亿。

6万只:已备案产品数破6万只,证券类私募产品占比57%。

22.7万人: 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一季度末,私募行业从业人员达22.7万人次,较2016年年末小幅上涨2.37%。

22%:一季度私募产品发行持平去年,清盘量降22%,管理期货清盘激增。

34家:一季度34家“公募派”私募机构成功备案,证券类占比达41.18%。

37只:一季度37只阳光私募基金获得五星级评级,8只新晋,12只调出。

177.78%: 一季度“奔私”基金经理公募任期回报最高177.78%。

(一)规模篇

1)私募基金管理规模达11.90万亿,证券类规模为2.63万亿

基金业协会备案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3月底,私募基金行业认缴规模为11.90万亿,较2016年末增加了1.66万亿。其中证券类私募规模为2.63万亿,较上季度减少0.13万亿;股权、创投、其他类私募认缴规模为9.27万亿,较上季度增加1.79万亿。

格上研究中心认为,今年一季度的A股市场整体处于震荡调整状态,除春节后迎来一股暖意外,其他月份各大指数普遍表现不佳;债券市场方面,由于市场流动性一直趋于紧平衡态势,赚钱效应偏弱;期货市场整体自去年11月以来一直呈现高波动状态,去年表现较好的CTA策略今年以来却处于亏损状态。在这种情形下,证券类私募总规模在一季度出现负增长。相比之下,去年年底证监会开始IPO审核提速,这对股权类产品退出为实质性利好,一定程度上促使了股权类私募的规模扩大。

据格上研究中心统计,2015年以来私募基金认缴规模从季度看呈逐步增加态势,并于2016年四季度首次超越公募基金资产规模,而截至今年3月底,私募基金认缴规模已超公募基金资产规模近三成。

2)百亿级私募缩至26家,3家新晋入驻百亿名单

据格上研究中心调研显示,截至2017年3月底,百亿级私募证券管理人共26家,相较2016年底(27家)减少了1家。格上研究中心发现,百亿级私募证券管理人主要分布于北京、上海、广州地区,其中上海地区有12家,北京地区有10家,深广及其他地区有4家。

格上研究中心注意到,与2016年底相比,瀚信资产、友山基金和千为投资3家机构新晋百亿级私募,而理成资产、从容投资、展博投资和东源投资规模缩减至百亿以下。

据格上研究中心了解,瀚信资产主要增长点在股票及定向增发策略产品;友山基金主要扩充了债券策略产品的规模;千为投资首次进入格上调研名单,一举位列百亿级行列,据格上研究中心了解,千为投资的主要发力点集中于债券策略。

此外,私募机构缩减规模至百亿以下的途径也不尽相同,例如,展博投资、从容投资和理成资产在2016年末规模在百亿出头,其中展博投资、从容投资此次分别在股票策略、宏观对冲各策略产品规模有细微缩减,理成资产则因产品到期规模出现小幅缩水,从而退出百亿级私募名单,而东源投资则因统计口径有变,不再位列百亿级私募行列。

注:*为新晋百亿级私募机构,数据来源:格上研究中心

3)106家私募机构规模超50亿,18家新晋

据格上研究中心统计,截至2017年一季度末,共有106家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的规模达50亿以上,较2016年底增加了3家。值得注意的是,私募专业化经营新规出台后,部分私募机构目前尚未公布管理基金主要类型,因此导致9家机构未划入证券类私募基金管理人行列,因此造成原本的50亿以上私募机构量缩水。此外,从协会备案数据来看,有18家证券类私募在2017年一季度新晋成为50亿以上机构(如下表所示)。

据格上研究中心统计,这18家机构中,位于北京和上海地区办公的就占了一多半,其中,5家在上海,5家在北京,8家在深广及其他地区。格上研究中心发现,仅有中融景诚投资、期期投资2家机构在顾问管理的产品规模上突破50亿,其余机构均在自主发行的产品规模上实现突破。

4)规模为零的私募大幅减少,1-10亿级机构占比大幅增长

格上研究中心数据显示,经历2016最严私募监管年后,在登记备案的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中,管理规模为零的证券类私募机构明显减少。截至2017年4月17日,管理规模为零的证券类私募机构共有715家,相较上季度(1205家)减少了超40%。

此外,格上研究中心注意到,规模不足1亿的私募管理人占比逐季减少,管理规模在1-10亿的证券类私募机构占比大幅增长。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